不要光看速度,5G真正用起来体验更不一样
上周参加了两场5G相关的活动,一场是华为Mate 20 X 5G版上市发布会,一场是vivo在厦门的5G比邻计划体验会。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5G的话题就一直非常非常热,到了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四
上周参加了两场5G相关的活动,一场是华为Mate 20 X 5G版上市发布会,一场是vivo在厦门的5G比邻计划体验会。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5G的话题就一直非常非常热,到了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四张5G运营牌照之后,5G的热度更是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当然,争论也是无处不在,有些被带歪的舆论也是看得人有些着急。 好吧,就借这个机会,写一篇小文吧。 让5G大热的不只是速度 什么是vivo 5G比邻计划?它基于vivo遍布全国的线下体验门店,建立5G体验专区,拉近5G与普通消费者的距离,目标在十月前建设百家以上,方便广大消费者在家门口体验5G网络及产品,并真实地让消费者更加便捷的体验5G网络的速度。 从最早出现的5G展示环节,一直到现在,超高的上传下载速度,都是5G网络标准带给消费者最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华为发布会上,接近于实验室环境超过1.7Gbps的下载速度和超过200Mbps的上传速度,还是vivo 5G比邻计划体验现场,比较接近于真实使用环境最高超1.3Gbps的下载速度和近100Mbps的上传速度,都让围观群众对5G新标准的超高速率啧啧称赞。就算不是用测速软件,在比邻计划体验现场,通过vivo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游戏,60MB/s的稳定下行速率,也数倍于4G网络十几MB/s的峰值速率。 在体验现场,我们能看到使用的展示机,是之前在MWCS上亮相的iQOO 5G版,这也是vivo此前就已经宣布的将会首批上市的5G终端——运营商那边的消息基本上已经明确到了2019年9月,全国数十个城市就已经能在部分区域体验到5G网络,到了2020年,全国的地级市都将会出现5G网络信号。比如7月31日,重庆移动的友好用户体验活动就正式启动了,受邀参加活动的用户,将获得一张有效期为3个月的无限流量5G电话号卡、一款可自行选定的5G终端和一张重庆市区5G信号地图,从而可以第一时间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下体验到全新的5G网络。 正是这一次次的展示,让很多消费者都对将要到来的5G网络充满了期待,但是对我来说,这些5G网络展示环境下的超高速率早就司空见惯了——中国的5G网络目前是以Sub-6(6GHz以下频段)为主,在外场测试环境下的毫米波5G网络,轻松都能达到Sub-6 5G网络实验室速率的一倍以上呢。我们也在多终端环境下测试过5G的速度,400~500Mbps左右的稳定速率虽然比起展示环境有很大的区别,但这已经是数倍于当前的4G LTE网络了。 5G网络的特点除了高速度,还有低时延。对比当前4G网络100ms左右的时延,现在以NSA方式组网的5G网络时延能低至数十ms,而以SA方式组网的5G网络,则更可低到10ms左右。但个人觉得,对于我们使用的5G手机终端来说,数十ms的时延差不多已经算是足够了,更低的时延对于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5G相关产业来说更加重要,受益也更加明显,那些应用更依赖于5G核心网的建设。 但正因为是NSA和SA两个5G组网方式的同时存在,再加上MWCS上运营商方面对NSA/SA制式终端的明确态度,让5G终端的争论也变成另一个大热的话题。正好,在这次体验会后,vivo方面负责5G研发工作的vivo通信研究院总经理秦飞、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厦门分公司5G推进办公室秘书长、网络部副总经理刘青青、信通院国际合作部朱禹涛博士接受了媒体的专访,透过终端厂商、运营商和产业链三个维度,我们能整理出来更多准确真实的声音。 长期共存的NSA和SA 关于运营商5G网络建设的进度,刘青青说,早期以NSA的方式组网,将会有助于5G网络的快速商业化,目前全球已经组网成功并开始商用的5G网络,都是以NSA来完成的。NSA和SA两种组网方式都是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所确立的5G标准,两者并不存在真假之分。因为不管是NSA和SA的网络还是终端,它们都是采用5G NR(新空口)的方式与网络进行通信。先期以NSA的方式组网,可以更方便用户不换卡不换号即可体验到5G网络,与此同时,SA组网的工作也将会积极推进,但因为涉及到网络切片、核心网重新建设、数据库转移等诸多工作,因此进度会相对滞后一些,预计在未来4~5年的时间,这两种制式都将会并存。但运营商5G网络最终组网的目标,都将会是SA。 是的,单是在4G时代,中国移动全国范围内的基站数量就超过了230万个,5G网络因为其射频特性,要求的基站数量起码会10倍于这数字,想要让运营商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如此庞大规模的网络建设,难度极大,而采用NSA方式进行组网,可以大大加速推进5G网络在手机终端上的商用进程,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移动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地级市5G信号覆盖的原因所在(当前在40多个城市的核心地区已经开通了5G信号)。按以往的经验来看,新的网络标准终端渗透率达到15%以上,新的网络标准就能进入到上升通道,从而加速普及。对于运营商和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相互推动的事情。 终端方面,秦飞首先就价格的问题谈及了自己的看法。在现阶段,5G终端因为开发的周期较长,投入较多,相比之下销售的数量预期并不多,因此每台终端所分摊的成本会比较高,5G手机在初期的价格偏高是必然的。不过,现在上游芯片供应商方面,高通、三星、MTK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5G Modem芯片,到了2020年,如运营商之前所期许的2000元级别的5G终端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秦飞甚至比较乐观的估计会低于2000元,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能接触到全新网络制式的终端。 在vivo自身的5G终端规划方面,首先在8月推出的会是已经亮相iQOO 5G版,面向发烧友和专业玩家用户,随后将会推出NEX和X系列的5G终端,面向更多用户。不过秦飞也承认,早期因为面对的都是NSA网络,所以这个制式下的5G终端都要面临4G/5G信号双通的问题,因此在射频部分的设计开发难度会更大一些,所以当前亮相的5G终端普遍都采用电池容量更大,散热性能更加出色的设计思路。 与此同时,秦飞也解释了当下5G终端功耗的问题。当前我们在很多场合看到的5G终端展示,一般都处于测速状态,这个时候整个手机的网络系统是火力全开的,并不算是完全等同于用户的时常使用状态。目前看5G终端的日常使用情况下,会涉及到达运营商速度限制、信号覆盖等因素,终端也需要按用户的使用环境,进行射频、天线、芯片等多个模组的供电调用等,就目前优化的情况来看,NSA双通状态下的功耗还是比较大,因此终端也会更多在软件层面进行优化,按需调用网络带宽,动态调整功能,“起码做到用一天”,这是秦飞个人提出的目标。 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应用的问题,这期也是最近很多消费者都提到的一个问题:“5G快是快,但我不知道能用它来做什么比4G更特别的事情。”这就要提到“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了。负责这个大赛的朱禹涛博士说5g 速度,今年的大赛和去年区别非常大,去年大赛总共征集到了334个项目,今年大赛还在进行之中,到现在的项目征集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个,而且项目性质上,去年更多还是创意,但今年已经更多是落地的具体项目了,内容涉及VR、AR、AI、无人机、智能交通和医疗等很多方面。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5G的商用推进,整个社会,都在为这个全新的网络制式探索出口和商机。值得一提的是,“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也与vivo的5G比邻体验计划相结合,入选的项目也将会搭载到这个计划的5G体验终端上,供用户体验。 写在最后 回想2013年和2014年间,那个时候4G刚刚开始普及,消费者看待这个全新网络的态度、终端的使用体验,和现在这个阶段何其相似,但不同的是,4G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主要还是在网速的层面,包括到4G末期,也差不多还是集中在这个层面。但5G不同,5G真正改变的,是整个社会万物的连接,如前边所说,在受益程度上,手机终端在5G标准下,远低于其他很多行业层面,这是5G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的。但是,手机终端却是5G标准应用极为重要的推力,在现阶段,在2019年,5G终端,不管是单模还是双模,它可能只是少数人尝鲜的新鲜玩意儿,但到了2020年的这个时候,变化可能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意想不到。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