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站长网 (https://www.zhandada.cn/)- 应用程序、大数据、数据可视化、人脸识别、低代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张朝阳的物理课:物理如何成为一种风格

发布时间:2023-10-04 18:00:2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未知
导读:   “同样温度下,铁棍摸上去为何比木棍凉?”



  如果不是通过张朝阳新一期上热搜的物理课,李麟不会想到,类似日常普通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有趣、硬核的物理奥秘和原
  “同样温度下,铁棍摸上去为何比木棍凉?”
 
  如果不是通过张朝阳新一期上热搜的物理课,李麟不会想到,类似日常普通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有趣、硬核的物理奥秘和原理。
 
  最近半年,每周周五、周日中午12时,李麟大都会守候在搜狐视频“张朝阳”直播间,听张朝阳上新一期的物理课。即便因为其他事情错过了直播,李麟也会在搜狐视频“关注流”中搜索“张朝阳”,观看错过的视频回放。
 
  事实上,像李麟这样的“粉丝”,正越来越多——自2021年11月,《张朝阳的物理课》在搜狐视频开播以来,张朝阳在100多期高密度的物理课程里,从类似“铁棍为何比木棍凉”的日常现象出发,探讨背后物理原理,频频“出圈”登上热搜。
 
  作为国内互联网初代企业家,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为何亲自下场、孜孜不倦讲授物理课?《张朝阳的物理课》持续出圈、热度不减背后,凭什么吸引着大众的兴趣和关注?
 
  追课一年多,网友从中收获了什么
 
  一些数据可以说明,《张朝阳的物理课》的出圈:在微博,#张朝阳解释同温度铁棍比木棍凉#阅读次数3637万,讨论次数超1.1万;在抖音,张朝阳的物理课粉丝152万,播放量超4.3亿。
 
 
  “听张朝阳讲课真的长了不少物理知识。”“张朝阳老师的物理课讲解得真的是蛮清晰。”“从经典物理学到牛顿运动定律,再到四维语言、电磁学,收获了很多有用的科普知识。”在微博,很多网友像“苏苏心悦”这样评论。
 
  粉丝中,既有物理圈专业人士、高校老师学子、科技博主,更多还是李麟这样原本对物理不太懂,却在科普后对物理产生极大兴趣的“小白”。
 
  “我觉得这样的课程,很有科普意义,解答了很多小时候学初中物理一直未解开的谜。”李麟就说,自己原本学的是文科,去年3月偶然接触到“张朝阳的物理课”后,发觉张朝阳特别善于从日常生活和热点出发,用物理知识为大家解答生活疑问,引发大家对物理的好奇和关注。
 
 
  通过专业、有趣方式,结合热点,把看似高冷、神秘的物理知识拉到网友面前,也是王若溪喜欢上《张朝阳的物理课》原因。
 
  今年春节后,王若溪去看了《流浪地球2》,但对于电影中地球如何借助木星,来让地球加速到足以离开太阳系,她百思不得其解。不过,通过网上搜索到并观看张朝阳的关于《流浪地球2》线上课回放后,“尽管还不太懂行星运动物理规律,以及引力弹弓物理本质,但张朝阳轻松将一部电影变成一堂科普课结构方式,一个物理小白也觉得非常有趣。”
 
  除了有趣,更重要的是专业。比如在3月10日的直播中,张朝阳从数学偏微分方程的角度再回顾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指出它和热传导方程、扩散方程形式上是一致的,但细节上是一个从实数到虚数的转变,给出了微观粒子世界的运作规律。
 
 
  “物理知识储备过硬,学术风格严谨且注重实证。”一位来自重庆大学的物理老师说,他经常看张朝阳的视频,最大评价就是“硬核”。
 
  除了学到硬核物理知识,网友在张朝阳的物理课上,学到了论证思维和推导能力。每次上课,张朝阳都鼓励网友要打破思维边界,对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好奇心与勇气。
 
  “枯燥物理知识如果经过分解后再理解,并不一定比生活中的事更困难。”一位网友评论说,由于物理与数学不可分割,张朝阳课程中使用较多的数学推导,也能帮助网友提升数学水平。
 
  实际上,张朝阳坚持了100多的物理课,如今不仅在网友中出圈,也受到了来自权威机构、物理业界的高度认可。
 
 
  “有趣有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推特上,如此评价《张朝阳的物理课》,也只有这样既硬核又接地气的知识直播,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收获网友的长情关注。
 
  硬核物理课这样炼成
 
  截至目前,《张朝阳的物理课》已开播120多期,蹲点守看的网友总结,这是一个内容循序渐进、硬核拓展,形式线上线下创新融合的进阶过程。
 
  内容上,张朝阳最开始用经典物理学打下知识基础,到后来逐渐向现代物理过渡,又回到经典物理学推演,伴随授课内容逐渐走向深水区,几乎涉及所有物理学的领域。在去年底张朝阳出版的首部著作《张朝阳的物理课》中,就将所涉章节系统化地归纳成七大主题——经典力学、光电、热力学与统计学、黑体辐射、量子力学、相对论、天体物理。这些看上去深奥的知识原理,除了大众关注的自然现象,很多时候还紧贴热点,比如去年罕见天象“七星连珠”、超级月亮,今年的《流浪地球》,更容易让网友关注和理解。
 
  在形式上,除了常用的电子白板推理运算的线上直播课,去年3月还拓展到了有黑板、有讨论、有互动的线下课堂。另外,“夜跑北京二环”边跑步边聊物理的直播,《星空下的对谈》与俞敏洪在星空下长达5小时的巅峰对话,是张朝阳超越常规、不断丰富知识科普新范式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张朝阳每次课程开课前,还会在搜狐视频及微博上预告内容重点,直播结束后,也会把运算的草稿纸拍摄下来放到网上,供网友复盘。这些,都在表明张朝阳对物理课,是发自内心的、长期的热爱。
 
  在开播之初,人们还会有所疑问,张朝阳讲物理,是否一时兴起与“玩票”。但现在外界对在张朝阳看来,近两百年来,人类伟大的物理学家前赴后继地努力,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如此精微和深刻,且理论应用带来的巨大技术变革,构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因此,他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地推动物理科普,激发大众科学学习的热潮。“每个人,都要有健全的价值观,越早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越能快乐的、努力的做事。”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