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铁路智能勘测实现北斗系统取代GPS新突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历经四年研发,由中国铁建铁四院牵头承担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成功完成。该研究解决了我国铁路勘测完全依赖GPS的问题,[详细]
-
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成功投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首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渤海锦州31-1气田成功投产。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总经理许建军表示,水下生产系统投用测试过程中[详细] -
能抗2000℃高温的充气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将是登陆火星的主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9 热度:0
火星,这颗通体呈橘红色的星球,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人类自开始宇宙探索后,还从未登陆该星球,对于火星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观[详细] -
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下首次出舱神十四航天员有什么新任务?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本次航天员出舱的主要任务是安装舱间连接装置,以及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
首次跨舱舱外作业
这是中国空间站“T&rdqu[详细] -
神十四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 后续大任务将转移核心舱太阳翼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出舱作业是神舟十四号乘组第三次出舱,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7次出舱任务。后续航天员出舱还有哪些重要任务?来听专家的介绍。
专家告诉我们,前6次出舱主要完成了出舱工具箱、[详细] -
天桥成功构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详细]
-
太空天路持续在线为航天员出舱供应通信保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为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研制的中继终端为此次航天员太空出舱提供了[详细]
-
宇宙里比黑洞更可怕的天体是什么?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提到宇宙中的那些可怕的天体,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黑洞,毕竟黑洞能够吞噬已知宇宙中所有物质,甚至连光都不例外。那么宇宙中还有比黑洞更可怕的天体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对于我们[详细]
-
地球竟然是平的?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科学家再次出面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在我们的观念里,地球是圆的,这件事毋庸置疑,也毫无证明的必要,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地圆说”,而文艺复兴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壮举,更是[详细]
-
地球突然加速自转速度,一天已不足24小时,这意味着什么?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地球突然加快自转速度?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在宇宙中已经存在近45亿年了。一直以来,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运动,同时也在进行着自转。
[详细] -
探测太阳一年多 羲和号又获两项重要发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在轨运行13个月后,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再传好消息。
在中国天文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上,“羲和号”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详细] -
舱段之间的桥梁 一文明白舱间连接装置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8 热度:0
舱间连接装置:舱段之间的“桥梁”
中国空间站目前已经完成了“T”字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范围也可以由单舱活动扩展到三舱间活动。为了[详细] -
科研团队合成出高性能热电材料有效提高有机热电性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史永强课题组与其他课题组合作,在聚合物上同时引入缺电子噻唑单元和极性侧链,合成了含有极性侧链的噻唑酰亚胺构建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全受体[详细]
-
ai科学语言大模型火了,数学生物计算机样样拿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AI搜索引擎再度进化?!
给这个AI一个主题,分分钟给你甩出一篇论文综述,而且还会自己提供论文引文。
又或者输入一个科学类的名词,AI也能迅速生成这个名词专属的[详细] -
为机器人塑造一款类人的感知皮肤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智能机器人如何实现类人的高灵巧操作?触觉传感器在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好比皮肤之于人,智能机器人的“皮肤”——触觉传感器越灵敏,类人操作也就越灵[详细]
-
自驱动微机器人去除水体中大小微纳塑料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近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王吉壮/李丹团队与香港大学唐晋尧团队合作,设计出一种基于离子交换获得自驱动力的微机器人(SMR),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微纳米大小的塑料(统称微纳塑料)[详细]
-
中兴通讯完成基于低频5G商用基站的通感融合检测验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今年 11 月,在 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中兴通讯使用 4.9GHz 低频 5G 商用基站,完成了室外无人机、车辆和行人感知测试验证以及室内场景下呼吸感知的测试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详细]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真不冤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在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将冥王星降级成为矮行星,自此,太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 “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式。
不过,尽管已经跌下了神坛,冥王星[详细] -
一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和样品随天舟五号一同奔赴天宫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近日随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上行了一批空间站舱内外科学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支持类设备、备品备件等应[详细]
-
吉林一号星座又添5颗卫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将5颗吉林一号高分03D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这5颗吉林一号高分03D星均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详细] -
搭起探寻浩瀚宇宙的天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前身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迎来院庆65周年。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枚[详细]
-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大规模采用煤炭制氢的国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7 热度:0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现场,中国角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进展”的边会。会上,《中国耦合CCUS制[详细]
-
量子计算机秒杀传统计算机的能力从哪而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今年,“量子力学”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量子力学吗?量子力学和女朋友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都很难懂,但量子力学不会一直追问你为什么不懂它,因为没人[详细]
-
比邻星b存在外星生命迹象?与地球相似度达0.87发射出神秘信号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科学家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试图观察比邻星b是否有人造光源存在。
如果有人造光源存在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在这个星球上一定有类似于我们地球上人类的生命体存在。
[详细] -
银河系已知最年长恒星超百亿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2-11-16 热度:0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确定了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这是一颗距离地球90亿光年的白矮星,正在吸积绕其旋转的星子的碎片,该星及绕其运[详细]